社会学视角的企业协同质量问题

2021-10-20 10:47:44

其实,协同谈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协同。它在商业领域被发扬光大,甚至异化之后,如果从社会学视角再来“倒灌”一下,或许有新的发现,那些本来就存在但是被遮蔽了许久的东西。

本篇短文试图提醒我们需要重新回到社会学领域来看协同,至少用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当前的协同形态。关于这个方面的更深入的探索,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研究。之所以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,是变异后的协同形态有它的积极因子,但是它们在组织成长中的熵减作用不够显著,因为在商业场景中浸泡太久,协同的机械性大于柔性,硅基元素的比重越来越大于碳基元素,人们希望用越来越精密的硅基元素及其结构来构造、重组本来灵动的组织。然而我们发现,大部分时候,是在促进组织的熵增,以至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也挥霍一空了。

上面提到的,或许感觉是危言耸听,但是仔细想想,一定有种“后背发凉”的感觉。

本文引用的两组数据(图一和图二),来自于今年四月份workface创始人老潘《社群三讲》课程中的《大规模协同》部分。倘若我们拿这些数据来观察我们的组织,或许会涌现出更加细腻的认识来。

一、协同为什么会失效?

我们都希望协同可以更经济、更敏捷地完成组织的任务或者项目,但是往往会“掉链子”,为了不掉链子,我们常常用“亡羊补牢”的方式来修订流程、完善制度,但是还会发现有新的链子会“掉”。为什么呢?这就是协同的失效。

从社会学视角看,阻碍协同有效性实现的前五大因素分别是:控制欲、不信任、多疑、有偏见、无整体观,另外还有三个因素也获得了超过50%的“选票”:不同步、节奏不协调、不相信自己可以。

罪魁祸首是“控制欲”,简单说,协同发起人的目的并不是共赢与相互成就,而是出于私利,所以才有了“不信任”、“多疑”。这些人性底层的东西在商业世界里面是被制度以及所谓的“契约精神”所遮蔽了,无视它的存在。在人性觉醒的新一代职场人群逐渐进入主场之后,这个底层的矛盾才更突出。这一点,我们看看自己的部门、公司或许就能容易感觉到。

倘若不从人性的关切方面去研究协同的有效性问题,恐怕更多的组织还会走更长的弯路。这些不是“团建”、“员工关怀”这些辅助手段可以解决的,需要从根本上来审视一个商业组织作为社会的细胞,应该如何设计与运作。组织和员工之间的科学关系模式究竟应该是什么?

1.png

图一: 阻碍协同有效性的社会学因素  来源:workface《社群三讲》课程

二、协同为什么难以持续?

2.png

图二: 制约协同广度的社会学因素  来源:workface《社群三讲》课程

图二列示了制约协同广度的18个社会学因素,我们把它们还原到组织内的协同行为上的时候,会发现:对于共同的价值观这样“虚”的东西往往有种无力感。由于这个方面的实际性缺失,让许多组织的“协同组织工作”消耗大量的成本。协同的广度不够,意味着深度也不足,也就难以形成基本的网络效应,更谈不上生态效应了。这样协同难以持续,就带来越来越高的维护成本,这些隐性的浪费我们不仅司空见惯,而且还认为是理所当然,至少在会计科目的成本项上是有一席之地的。

三、一些小型的单体企业为什么营收增加了,但是利润却下降了?

在广东的一些小型加工类企业,发现一个现象。一个七八十人的工厂,如果营收在四五千万左右,还是盈利的。但是突破了6000万,往往挣钱不如之前多,甚至会亏损。为什么呢?

在那些“老板+伙计”模式的公司里面,协同的广度一旦突破老板能力的阈值,又不肯增加管理体系运维方面的投入,意味着有些地方必然是失控的,比如在制品的库存持续增加,形成的呆滞料虽有账面价值,但是一旦报废,就是巨大损失。库存越多,至少在资金占用和保管的支出方面就增加了许多浪费,往往给自己“在适当的时候能用上”的错觉。表面上是一个管理不善的问题,本质上是协同机制的失效问题,即便通过信息化等手段改善了一些,但是依然会有新的呆滞在持续产生,这只是影响企业产出质量的一个方面。

如前所述,这篇短文还谈不上细致研究,仅仅是一个“提醒”,我们可以想象,社会学、社会心理学的一些常识“倒灌”到协同领域,应该还有什么图景可以发生呢?

相关推荐

地址: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9号汇智大厦B座6层 京ICP备12011474号-1 技术支持 北京峰飞